法制網訊 (見習記者買園園)2019年1月24日,中國—新加坡國際商事爭議解決論壇在北京隆重舉行。本次會議由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貿促會”)和新加坡律政部共同主辦。中國貿促會會長高燕、新加坡律政部兼衛(wèi)生部高級政務部長唐振輝、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羅東川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貿促會副會長盧鵬起主持開幕式。
論壇聚焦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和新加坡商事法律合作的新機遇,就調解、仲裁、訴訟等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途徑的發(fā)展現(xiàn)狀和未來展望展開討論,為中新有關各界深入交流、更好幫助企業(yè)預防風險、解決國際商事爭議創(chuàng)建重要平臺。
高燕在致辭中指出,搞好爭議解決,是有效管控風險、深化共贏合作的重要渠道,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wěn)致遠的重要手段。新加坡是中國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重要伙伴,特別是近年來兩國在國際商事法律合作領域開展了積極探索、取得了豐碩成果,成為兩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互利合作的重要內容。因此,要以本次論壇為契機,推動中新兩國在國際商事爭議解決領域務實合作加強與“一帶一路”參與國乃至全球相關機構交流合作,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唐振輝表示,此次論壇是新加坡和中國首次共同主辦如此高級別的法律論壇,不但體現(xiàn)了中新兩國之間的友好關系,更是凸顯了中新兩國致力于推廣法律服務作為雙邊合作新領域的共同愿望。
羅東川指出,中國是新加坡最大的貿易伙伴,且新加坡是中國最大的投資來源國和投資睦鄰國。隨著“一帶一路”基礎設施聯(lián)通,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的深化,最高人民法院所受理國際商事爭端也隨之增加,有必要建立一套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和機構,為國際商事糾紛的解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低成本解決方案,所以,建立新時代國際商事爭端解決機制是打造打新時代國際營商環(huán)境不可或缺的重要背景,而且是高質量高水平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保證。
本次論壇上,“一帶一路”國別法律研究系列叢書發(fā)布儀式順利舉行。新書發(fā)布會后舉行了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與新加坡國際調解中心的簽約儀式,簽署了關于共同建立“一帶一路”調解員名冊的諒解備忘錄。
在主旨報告環(huán)節(jié),中國政法大學校長、中國國際法學會會長黃進、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祿義就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未來發(fā)展發(fā)表主旨講話。
黃進指出,在當今世界各國飛速發(fā)展的大背景下,中國要順勢而為并在發(fā)展浪潮中處于領先地位,需要深化促進改革開放。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國要推動國際商事仲裁事業(yè)發(fā)展,需要明確以下問題:一是國際商事仲裁要堅守商事仲裁的核心價值,使它的改革創(chuàng)新回歸商事仲裁的本質屬性,符合國際商事仲裁的“意思自治”、“依法獨立仲裁”的兩大前提;二是不要忽視國際商事仲裁所具有的公共法律服務的屬性,并明確國際商事仲裁所具有的“政府主導”、“公共普遍性”、“公平性”等公共法律服務內容;三是商事仲裁的“以人為本”、“以仲裁員為本”、“強調現(xiàn)代化”、“堅持仲裁的國際化”、“堅持信息化”、“堅持法治化”等六個方面的發(fā)展方向;四是中國仲裁要走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仲裁發(fā)展道路;五是要打造仲裁利益共同體;六是要探索建立專門的仲裁研究學科,使得仲裁倫理學、仲裁社會學、仲裁管理學都成為仲裁學科的研究內容。許祿義在發(fā)言中指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經濟合作日益密切,所以,一旦兩國之間進行商事交往的企業(yè)發(fā)生商事糾紛,為了解決爭議將不可避免地耗費企業(yè)大量注意力,并且要花費雙方當事人很多時間和金錢成本。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深入進行以及中新兩國跨國經濟的進一步發(fā)展,需要兩國聯(lián)手建立高效、創(chuàng)新且各國企業(yè)都可以信賴的國際爭端解決機制。
本次論壇與會中外專家圍繞“國際商事爭議的司法保障與發(fā)展”、“國際商事仲裁的發(fā)展與展望”、“國際商事調解的未來發(fā)展”等三個主題,結合國際商事爭議解決的先進理念和做法,從中國、新加坡商事爭議解決實際出發(fā),進行熱烈討論和積極互動。
中國國際商會秘書長、國際商會世界商會聯(lián)合會副主席于健龍、新加坡律政部法律商業(yè)司司長林美恩出席閉幕式并致閉幕詞,新加坡律師公會會長維賈延德蘭高級律師主持。于健龍、林美恩一致認為,此次論壇成果豐碩,獲得圓滿成功。中新雙方要繼續(xù)借助這一平臺,加強資源共享,深化國際商事爭議解決合作,推動中新經貿關系再上新臺階。
本次論壇由中國貿促會法律事務部、中國貿促會調解中心、新加坡麥士威國際爭議解決中心聯(lián)合承辦。
來源:法制網